1945-2025
九月三日的清晨,佛山市三江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园里格外宁静。报告厅和各个教室中,全体师生齐聚屏幕前,等待着一场国家级盛事的直播—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和阅兵仪式。
当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冉冉升起,当激昂的国歌回荡在校园每个角落,师生们的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光。这场观看活动不仅是一次视觉的震撼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,一场深入骨髓的爱国主义教育。
1、庄严时刻,全民同忆抗战岁月
天安门广场上,纪念大会隆重举行。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。这一刻,全国人民的心都凝聚在一起,共同回顾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。
学生们凝神屏息,注视着屏幕中走过的每一个方队。这场阅兵不仅是国家力量的展示,更是对历史的深刻回顾——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,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。
2、血肉长城,14年抗战来之不易
观看过程中,学生们真正理解了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的深刻含义。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,中国人民在亡国灭种的绝境中凝聚起民族意志,把血染的路踏成胜利坦途。
“以前在历史课上只知道抗战打了8年,今天才知道实际上是14年,”一位学生感叹道,“而且我们付出了超过3500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。这样的牺牲和坚韧,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。”
老师们借此机会向学生讲解: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军主要兵力,对侵略者的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作战12.5万余次,攻克县以上城市364座,歼灭日伪军超171万人。
3、大国重器,震撼人心激发自豪
当战略轰炸机呼啸而过,导弹方队威武驶来,报告厅里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。一件件大国重器不仅展示了国家强大的国防力量,更让师生们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安全。
“通过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,我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发展,”一位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兴奋地说,“落后就要挨打,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深刻教训。今天我们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和平与发展,这是多少代人的梦想啊!”此言引发了同学们的深思。我们现在不仅要保持经济科技的先进,更要有坚定的民族意志和团结一心的凝聚力。”
4、中流砥柱,共产党引领胜利路
观看活动中,师生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。抗战伊始,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,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,以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,高擎全面抗战旗帜。
一位班主任向学生讲解道:“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持久战战略总方针,科学预见了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、战略相持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,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。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:没有中国共产党,就没有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,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凤凰涅槃。”
5、青春誓言,技能报国正当时
观看结束后,学生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,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悟和决心。
“通过观看今天的大阅兵,我心里终于明白,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,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。”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表示,“今后我一定要认真学习,学好技能,报效国家。”
一位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动情地说:“看到革命先烈们为我们抛头颅、洒热血,我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。作为一名职校学生,我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,将来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
很多学生表示,通过观看阅兵仪式,他们不仅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,更明确了自己作为职业技术学生的责任和使命——用技能强国,用匠心报国。
6、教师寄语,传承精神担使命
老师们也深受感动,纷纷表示要将抗战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中。
“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,我们要引导学生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、珍爱和平、开创未来。”一位专业教师表示,“要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学习技能的动力,用精湛的技术报效祖国。”
校长在总结活动时强调:“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。我们要把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动力。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的使命,我们的学生要学好技术、掌握技能,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。”
报告厅里,掌声雷动。
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,写下自己的学习计划;教室里,敲键盘的声音再次响起,比以往更加铿锵有力。
那一刻,抗战精神不再是历史书中的概念,而是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行动。百折不挠、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,成为这些年轻学子追逐梦想、技能报国的内在动力。
历史的火炬已经传递到新一代手中,他们正以技能为笔,以匠心为墨,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。